Top

SCT2A10多串锂电池管理系统(BMS)应用设计

发布时间:2021-12-29
作者:Silicon Content
阅读人数:10376

1 多串锂电池管理系统(BMS


多串锂电池管理系统(BMS)位于电池包内部,与电池电芯组直接相连,负责监控电池芯状态,包含其电压、电流、温度等信息。同时,控制电池包与后级负载通断状态,保证锂电池包在安全状态下工作。


BMS一般由信号链路和电源两部分组成。信号链路部分由模拟前端AFE、NTC电阻、电流采样器完成对电池的采样监测;主控MCU负责依据电池采样监测信息进行系统控制,通讯接口通常为CAN接口负责与后端上位机通讯。电源部分包括降压DCDC转换器和功率开关管。降压DCDC负责从多串电池取输入电压转换成BMS系统内部供电电压。功率开关管主要职责在于依据MCU发出指令,将电池电芯与负载进行导通或者隔绝。





图1, 多串锂电池管理系统 (BMS)



2 SCT2A10在多串锂电池管理系统(BMS)中的应用设计


芯洲科技高输入电压范围,同步降压转换器SCT2A10为多串锂电池管理系统提供完整、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方案。SCT2A10输入电压范围为4.5V至85V、输出电压可调,输出电流为0.6A的同步降压DCDC转换器。芯片内部集成了功率MOSFET管,导通电阻分别为上管800mΩ,下管500mΩ。采用COT谷值电流控制模式,内部集成回路补偿并减少外围器件数量,为用户简化了设计并降低了整机成本。SCT2A10的封装为ESOP-8,提供良好的散热。该芯片具备输出电压过压保护,开关谷值电流限制和过热保护,为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多重保障。


2, SCT2A10 BMS电源设计架构




下面以常见的12串锂电池管理系统(BMS)为例,详细解释SCT2A10设计具体步骤。图3是SCT2A10典型应用原理图。



图3,12V输出原理图


设计目标参数






1)  输出电压设置


SCT2A10通过配置分压反馈电阻桥来设置输出电压,输出电压与分压反馈电阻桥的配置关系

R_5=(V_OUT/V_REF-1)*R_6

(1)



针对12V输出电压:

R_5=(12V/0.8V-1)*R_6

(2)



R5 R6只需要满足公式(2)的比例关系既可以完成输出12V的设置。但是由于该分压电阻桥与12V输出直接相连,支路通过电流为:

I=12/(R_5+R_6 )

(3)


因此,分压电阻桥等效阻值过小,会导致支路通过电流偏大,影响整体转换效率;等效阻值过大,支路通过电流过小易遭受干扰,导致整体电路工作不稳定。推荐R6选择10K~30K之间常见阻值,这里选用20K


R6=20KΩ,R6=280K


为了增强系统抗噪声能力和负载动态响应速度,建议在分压电阻桥与FB管脚之间加入一个2K电阻R4,与R5并联一颗前馈电容C100p

R6=20KΩ,R5=280KΩ,R4=2KΩ,C8=100p


2)  频率设置


SCT2A10频率设置通过RT管脚对地接入频率设置电阻完成,频率设置电阻值和频率的关系如下:


R5KΩ=fsw(KHz)

(4)



针对500KHz fsw, R5=500KΩ,选取E-96常见电阻表中常见阻值:R5=499KΩ


3)  电感选择


在做电感选择的时候需要考虑很多因素,包括电感量,饱和电流,均方根电流,直流寄生电阻等,这些因素通常互相制约。例如,较大的电感量带来较小的电感电流纹波,提供较小的输出电压纹波,但是较大的电感量通常电感体积大、饱和电流小  和直流寄生电阻大为代价。所以经验上电感的选择从确定电感电流纹波(ILPP)为切入点,ILPP通常选输出最大电流的20~50%的经验值。


电感量L选择:


L=(V_OUT*(V_IN-V_OUT))/(V_IN*I_LPP*f_SW)

(5)



由于电感电流纹波随输入电压变化,通常使用最大输入电压来确定最小电感量,以此来确定电感量的下线。公式如下:


L_MIN=V_OUT/(f_SW*LIR*I_(OUT(max)) )*(1-V_OUT/V_(IN(max)) )

(6)



因此:


VOUT=12V,VIN(MAX)=72V, LIR=40%,IOUT_MAX==600mA, fsw=500kHz


根据公式(6):
LMIN=83uH


在电感额定电流和电感饱和电流,尤其是电感饱和电流选择时,一定要选择饱和电流大于电路输出峰值电流(ILPEAK),同时也要大于输出均方根电流(ILRMS)。


I_LPEAK=I_(OUT_MAX)+I_LPP/2

(7)


I_LRMS=√((I_(OUT_MAX))^2+1/12*〖〖(I_LPP)^2)

(8)



SCT2A10采用谷底电流检测方式,其过流保护0.8A为谷点电流。在做电感额定电流和饱和电流选择的时候,通常以过流保护点为最大输出电流。
由此计算得 ILPEAK=0.96A,ILRMS=0.805A。


本设计推荐WE 7447709820,电感量82uH,额定电流2.75A,饱和电流3.4A。L=82uH

4)  输出电容选择


输出电容值决定电路静态输出电压纹波和动态响应性能。


静态输出电压纹波由两种原因造成:一是电感纹波电流通过输出电容等效寄生电阻(ESR);另一个是电感纹波电流对输出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。陶瓷电容ESR很小,因此在陶瓷电容为输出电容的电路中,静态输出电压纹波主要由上述第二种原因造成。


C_OUT=(V_OUT*(V_IN-V_OUT))/(8*f_SW



5)  输入电容选择


输入电容值决定输入电压稳定性,输入电容值与输入电压纹波的关系如下:

C_IN=I_OUT/(f_SW*∆V_IN )*V_OUT/V_IN *(1-V_OUT/V_IN )

 (10)



当Vin=2VOUT=24V时,输入电压纹波最大。同时,∆VIN=0.5%VIN,计算得:


CIN=4.16uF,取接近值:
C1=2x2.2uF,推荐WE 885012209071,电容量2.2uF, 额定电压100V。


降压DCDC输入侧由于位于功率管前端,在功率管不断开关下处于非连续工作状态,建议加入一个0.1uF 高频电容,放置在离输入管脚越近越好。


C2=0.1uF,推荐WE 885012207128,电容量0.1uF, 额定电压100V。




6)自举电容选择


自举电容C4位于SW管脚和BST管脚直接,用于产生上功率管驱动电压。


C4=0.1uF, X7R陶瓷电容。




7)UVLO电阻桥选择

UVLO电阻桥用于设置系统启动和关断电压,通常系统启动电压高于系统关断电压,二者电压差称为迟滞电压。系统启动和关断电压与UVLO电阻桥的关系如下:


R_1=(V_Start(V_ENF/V_ENR)-V_Stop)/(I_1 (1-V_ENF/V_ENR)+I_2 )

(11)

R_2=(R_1×V_ENF)/(V_Stop-V_ENF+R_1 (I_1+I_2 ) )

 (12)


其中:

•     VStart为系统启动电压36V,即VIN=Vstart,电路启动

•     VStop为系统启动电压30V,即VIN=Vstop,电路关断

•     I1=1uA

•     I2=3uA

•     VENR=1.21V

•     VENF=1.05V



R1=395.778KΩ,R2=14.354 KΩ。根据E-96电阻表,选择相近电阻值:R1=392KΩ,R2=14.3 KΩ
如果没有调节启动和关断电压阈值要求,可以R1=100KΩ, R2 悬空。
完整设计原理图如下图4:


图 4 12V输出,完整设计原理图


3 PCB版图注意事项


良好的PCB 版图是保证电路稳定、高效工作的关键。PCB板上的寄生电感、寄生电容很容易在高速开关的电流或者电压通路上产生噪声。请按照下面的Layout指南进行布线:


1) 功率地布线非常关键。黄金规则是最小阻抗布线和功率均匀散开布线。尽可能在表层保留最够大的GND铺铜,散热焊盘处开窗且留有足够多的对底层过孔(推荐不少于6个过孔,孔内径推荐8mil),底层地铺铜尽量不要有割线。


2) 输入电容(尤其是0.1uF输入电容)放置在VIN和GND管脚尽可能近的位置,推荐使用0805封装。


3) 输出电压铺铜与地铺铜留足够空间,推荐20mil以上间隙,防止高压爬电现象。


4) 输出电感放置与SW PIN脚越近越好。表层SW回路需要最小阻抗。


5) 反馈电阻桥R4,R5,R6,C8放置位置离FB管脚尽可能近,且应当连接到模拟小信号地上,该模拟小信号地为独立地区域,单点与GND脚相连。


6) R3离RT管脚尽可能近。


7) C4建议在顶层走线,离SW和BST管脚尽可能近,推荐线宽10mil。



4 测试结果


测试条件:Vin=48V, Vout=12V


           

图 5输出纹波,Iout=600mA


图 6  输出动态响应(0.07A-0.53A, SR=250mA/us)



5 引用



详情请参考:SCT2A10STER